彝族服饰的装饰
纹样十分丰富,其传统
纹样以
几何纹为主,动、
植物变形纹次之,写实的
花鸟图案纹则较少。各种
纹样的运用受其工艺手段的限制较大,概括起来,大体有这样几种传统的代表
纹样:
涡旋纹,多以镶补手法
表现,通常用来装饰
上衣的盘肩、衽边、
下摆等重要部位。姚安等地妇女盛装
上衣的衽边等处,有一块约1尺长、3寸宽的装饰段,上面镶有一组红、
黄色的
涡旋纹。麻栗坡、石屏等地彝族
女装都不同程度地使用
涡旋纹,有的
涡旋纹类似铜鼓上的
云雷纹。虚牙纹,俗称狗齿纹,由无数小的“△”组成,呈
锯齿状。常用于服装
边饰,多见于头帕两端和
袖口、衽边等处。石屏、开远、金平等地部分彝族妇女就喜在衬襟
坎肩的领弯周围镶补一圈虚牙纹。
火焰纹,流行于石屏、开远、金平等地,多用于装饰女上装的后摆、
衣袖、头帕等特定部位。喜用禳补手法,先用绿、蓝等色布剪好
纹样,尔后用红线
锁边,钉在
底布上,轮廓清晰,
色彩鲜明,线条流畅,构思奇巧,造型均衡,如冉冉飘动的
火焰。
八角纹,是一种较常见的
几何纹,既可单独使用,也可同其他
纹样配合组成各种变化无穷的图案。在石林、弥勒等
挑花工艺比较发达的地区,
八角纹的运用随处可见。
虎头图案,用
云纹、
涡旋纹等
纹样组成,其概括性很强,彝族儿童戴的
虎头帽,就是以
虎头图案装饰,楚雄等地彝族男子过去喜穿
云纹虎头鞋。这种图案的出现可能与彝族的虎崇拜有关。龙图案,此种图案只在绿春、巍山等地彝族
女装上可偶尔一见。绿春
女装胸前的龙图案颇为精彩,以镶补手法为主,辅之以
彩绣,工艺也极为精致。
花卉图案,楚雄州各县
女装喜绣马缨花,滇西彝族多绣
茶花,此外,星星、
月亮、
蝶鸟等也是描绣的对象。这种图案的出现是在
刺绣手法
传人后兴起的,
花卉图案生动、逼真、细腻,讲求结构、
色彩等
美学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