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式一:上传图片
将图片拖动到此处
支持的图片格式: jpg, jpeg, png, gif
拖至此处上传
选择图片
拖至此处上传
方式二:粘贴地址
全部
图片
推荐词汇
南京市
中国
南京市非遗名录信息
编号
名称
类别
公布时间
展开
编号
名称
类别
公布时间
展开
工艺列表
纹样列表
地图
色彩
识图
全部
图片
搜索
搜索
分类
(171)
135
Chinese Art & Antiques
32
Chinese Works Of Art
9
Cobalt oxide
36
Oriental ceramics & Works of art
103
Porcelain
133
Silk (textile)
55
World Culture
8
oriental ceramics&works of art
1
1
《乾隆帝及妃威弧获鹿图》卷,清乾隆,纸本,设色, 纵37.6厘米,横195.5厘米。 引首乾隆皇帝题:“威弧获鹿”。 此手卷描绘的是乾隆皇帝在秋季的木兰围场骑马狩猎的场景。画中的乾隆皇帝身跨骏马、拉弓放矢,远处的奔鹿应声而倒,皇帝身旁的皇妃骑马紧紧追随侍奉,在关键时刻将一只只羽箭奉上,演绎了皇家版的夫唱妇随。 作品设色艳丽华美,笔触细腻,风格富贵,为清代宫廷画师所绘。图中所绘的乾隆皇帝正值壮年,举手投足强健有力;所绘皇妃年轻貌美,皮肤白皙,通过发式与衣服花纹及面部特征判断,图中所绘皇妃很有可能就是来自西域的容妃,也即传说中的香妃。
1
彩绘漆鹿角镇墓兽,通高110厘米,兽头高69厘米,底座32-19厘米。 此镇墓兽出土于荆州江陵藤店一号战国楚墓,斫木胎,座上插单面兽头,口吐朱漆长舌,双目外凸,兽头上插双鹿角。通体髹黑漆,方座上绘朱、白彩兽面纹,兽身绘朱彩S形卷云纹和菱形纹等。 镇墓兽是楚墓中常见的随葬器物,也是楚漆器中造型独特的器物之一种。此种器物外形抽象,构思谲诡奇特,形象恐怖怪诞,具有强烈的神秘意味和浓厚的巫术神话色彩。镇墓兽的基本形态由鹿角、兽形首、方形底座三部分拼合而成。鹿角插在兽首顶部孔内,兽身插在底座方孔内,多作长颈、鼓眼、口吐长舌状。其形制有单头、双头、变形龙面式、变形人面式等多种,多数单头,少数双头。从出土镇墓兽的排比中可以看出其从早期到晚期的发展演变规律,大致是兽面渐变为人面,无舌渐变为长舌,无颈渐变为长颈,兽面由彩绘发展为雕刻。此种镇墓兽是除楚墓以外其它战国墓中不多见的特殊之物,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和时代特征,战国早期的楚墓中即有,但数量很少,楚漆器发达的战国中期,镇墓兽的数量最多,到战国晚期又很少见。这种数量上的消长变化应与当时漆器的发展趋势及楚国兴衰的历史是一致的。秦汉以后,这类器物逐渐
1
德化窑白釉鹤鹿仙人雕像,明,高39厘米。 瓷塑人物鹤发童颜,双眼微睁,面带慈祥笑容,身穿宽大鹤氅,怡然自得地盘坐于洞石之上。其头微偏,两臂在凭几上交叉,右手托一经卷,俨然是一位仙风道骨的老神仙。洞石左侧卧一小鹿,昂头竖耳,凝视老人。洞石右侧立一仙鹤,长腿,曲颈,作寻觅状。鹿与鹤的动静完美结合,给瓷塑增加了不少生气和情趣。通体施白釉。老人背后戳印阴文篆书“何朝宗”三字葫芦形印记。 何朝宗能够烧造出如此精美的瓷塑作品,除与他的高超技巧有关外,也与德化窑使用的瓷土和烧制技术密切相关。首先,德化窑瓷土中氧化硅含量较高,在高温作用下,常常呈现出玻璃品相,胎体细密,透光度好。其次,从釉色上看,德化窑使用的胎釉氧化铁含量低,氧化钾含量高,烧造时采用中性气氛,因此克服了白瓷纯净度不够的缺憾,其釉色更纯净,光照之下,尤为明亮。再次,瓷塑家充分掌握了瓷土烧制过程中的收缩作用,利用这种收缩度,使作品立体质感更加突出。
1
粉彩人鹿纹梅瓶,清雍正,高16.6厘米,口径3.2厘米,足径6.1厘米。 瓶小口微撇,短颈,丰肩,肩以下渐敛,圈足。瓶身白釉地上以粉彩描绘两组纹饰:一组为一老者肩扛铁铲,手提篮子,正扭身回首笑容可掬地望着稚嫩的小鹿;另一组为一轮红日、山石及花草。外底署青花“大清雍正年制”三行六字楷书款。 此瓶敷彩淡雅,所绘人物与动物生动传神,反映出雍正时期粉彩瓷器的高度艺术水准。
1
广绣鹤鹿同春图,清,纵68厘米,横52厘米。 鹤鹿同春是广绣中常见的题材。此图拟画稿时即将西洋画的透视技巧与中国传统的工笔绘画相结合,以色调的明暗表现景物的立体感,以透视法表现场景的远近,双鹿结构准确,笔法工丽,颇具清代宫廷画师郎士宁的绘画风格。在绣工上,作者追摹原画稿风格,以非常细腻的套针、施毛针针法按照鹿在动态中肌肉、皮毛的纹路运针理丝,巧妙地利用丝线特有的光泽体现其立体感,将鹿的皮毛表现得异常真实,其动感活灵活现。用施毛针、套针、撕针、钉针、刻鳞针表现其余的禽鸟,如鹤、鸡羽毛的丝理和轻盈光亮的质感,又以洒插针、风车针、套针、齐针、扭针等多种针法绣山石、树木、花草,并如实地表现出远近层次和光线的明暗。 此绣品构图饱满,层次丰富,针脚平齐细腻,配色鲜丽华美,晕色自然写实,准确地传达了画稿的西洋画透视写实的技法和传统工笔画工谨、细致的风格,同时也通过刺绣这一再创作过程,巧妙地利用丝质的特点和精美绝伦的针法,覃精运巧,达到了夺翰墨之光的艺术效果。
3
白铜
6
版画
4
保管
1
布贴
1
传统服装
57
传统年画
1
传统首饰
1
传统印染
2
窗花
4
瓷
3
瓷器
5
刺绣
5
刺绣_印染_织物
20
傣族织锦
2
雕刻工艺
10
雕塑
38
侗族织锦
1
斗彩
4
缎
2
缎子、棉
57
珐琅器
13
粉彩
3
风筝
8
佛山卷
2
佛山木版年画
26
服饰
6
高密卷
61
高密扑灰年画
26
古版年画
1
古典家具
5
广东佛山年画
6
河南朱仙镇
137
河南朱仙镇年画
10
花鸟
4
滑县卷
42
滑县木版画
6
画中有戏 点缀年华——馆藏佛山木版年画
68
绘画
3
吉祥年画
7
集成卷-漳州卷
19
夹江年画
1
节俗年画
4
金器
1
金银器
10
精品鉴赏-窗花类
7
精品鉴赏-灯方类
8
精品鉴赏-风趣幽默类
13
精品鉴赏-故事戏曲类
7
精品鉴赏-吉祥喜庆类
12
精品鉴赏-历史变革类
13
精品鉴赏-门画类
3
精品鉴赏-其它类
12
精品鉴赏-神码类
9
精品鉴赏-组字画谜类
1
景泰蓝
2
酒器
9
老河口木版年画
2
历史故事年画
7
梁平卷
1
梁平木版年画
230
聊城东昌府木版年画
173
驴皮
100
满族刺绣
33
美人童子
1
门神年画
82
门神灶王
19
棉
1
棉、蜡
1
棉、绒
8
棉、丝
7
绵竹卷
4
绵竹木版年画
1
苗族插绣
3
苗族锡绣
29
苗族织锦
1
描金
1
民俗版画_纸马
1
民俗生活
1
民族服饰
2
明清古版年画
1
铭刻
9
木
8
木版年画
3
年画
1
年画(吉祥画等)
16
年画简介-题材形式
18
年画资料
33
牛皮
1
配饰
1
皮、蛋壳、大漆
2
匹料
8
平阳
254
漆器
2
其他工艺
5
其他未识别
1
染織(I)
7
人物
5
日用织物
9
撒尼刺绣
2
三彩
5
山东杨家埠
2
山水
13
扇面
3
少数民族
131
神圣仙佛
2
生活用具
3
生活用品
44
水族马尾绣
71
四川绵竹年画
7
滩头卷
20
滩头年画
2
陶磁
4
陶磁(G)
43
陶瓷
1
陶瓷类
3
剔彩
2
剔红
1
铜
2
铜器
91
土家锦
27
土族盘绣
9
网上商城
8
网上展厅
349
潍坊杨家埠年画
2
武备仪仗
2
五彩
1
锡器
20
戏曲故事
7
研究资料-集成卷-武强卷
2
颜色釉
7
杨家埠卷
2
杨柳青年画
3
羊皮
9
衣
35
彝族刺绣
2
银
1
银器
10
釉下彩
4
玉石类
19
玉石器
4
杂项类
6
杂釉彩
2
珍宝
1
织锦
3
织染绣
1235
织绣
15
织绣画
5
纸
4
纸马
136
纸马杂品
2
中国古代
1
中国古代藏品
75
中国年画系列-武强年画博物馆
136
中国年画系列-武强年画博物馆-河北武强年画
6
重庆梁平年画
6
朱仙镇卷
12
壮族织锦
+ 显示全部171个分类
- 收起分类
来源
(72)
55
National Museum Scotlands苏格兰国家博物馆
31
Philadelphia Museum of Art费城艺术博物馆
247
Royal Ontario Museum皇家安大略博物馆
1144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2
The Silk Museum丝绸博物馆
1570
fotoe
133
the V&A
18
國家圖書館
47
巴伦比斯集团
2
北京艺术博物馆
3
长集皮影戏剧团
1
陈后峰
1
出售
1
此藏品为黄地联珠对羊纹锦,黄色作地,蓝绿色、棕色等颜色显花。联珠圈内的棕榈形花台上站立一对羊。两排联珠团窠之间装饰有十字形花。从织造技术上来看,这一藏品属于典型的中亚织锦。
1
丹寨县地处贵州省东南部,由丹江、八寨合为一县,各取一字,称为“丹寨”,是一个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县。丹寨蜡染主要指丹寨县、三都县一带的“白领苗”蜡染,是贵州最有代表性的蜡染之一,广泛用于日常服饰、床单、被面、包袱皮、门帘,以及丧事用的葬单等,具有鲜明的风格特征。纹样多为花、鸟、鱼、石榴等自然纹,造型生动、夸张,具有很强的装饰性,特别是鸟纹的变化最为丰富,写实和抽象兼具,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这件作品中的鸟纹、蝶纹,采用单线条刻画,充满稚趣。
1
肚兜,又名“兜肚”,是覆于胸前的贴身小衣,明清时多称之为“抱腹”、“袙腹”、“袜腹”,男、女、孩童均可使用,以女性及孩童使用居多。清顾张思《土风录》卷三记:“刘氏《释名》有抱腹,言上下有带,以抱裹其腹。按今之谓肚兜,妇女所带亦名抹胸。”可见传统肚兜多以整片面料裁剪成菱形后与绳带缝制穿用,形制上多为只有前片护肚,无后片及两袖。穿用时上面用布带系于脖颈上,下面肚兜两侧有带子系于腰间,遮盖胸骨至小腹等部位。馆藏编号为MFB000475粉缎贴布盘带肚兜,其衣长49.5厘米,宽46厘米,领口宽8厘米,粉色素缎为面,蓝色素缎为里。从纹样装饰上来看,肚兜中心挖云纹样为山羊图案,羊表示一种积极向上的事物,寓意善良、亲切、纯洁。挖云图案外镶淡黄色花卉纹绦。在色彩搭配上,粉色缎上刺绣黑色挖云纹样,黑、粉两色为对比色,醒目艳丽,整件肚兜造型优美,装饰华丽,配色和谐稳重,挖云精美细腻,纹样寓意富贵美好。
1
法兰西学院
2
根津美术馆
8
购买
411
故宫博物院
14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
7
贵州省博物馆
2
滑县皮影艺术团
288
籍合网——中华木板年画数据库
5
京都国立博物馆
53
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
8
民族服饰博物馆
100
南京博奥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6
南京大学
89
年画网
5
起承
9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9
首都博物馆
32
苏富比拍卖行
51
图片来自北京艺术博物馆网站
3819
图片来自故宫博物院网站
660
图片来自国家图书馆
20
图片来自九州国立博物馆网站
1402
图片来自民族服饰博物馆网站
103
图片来自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网站
46
图片来自上海博物馆网站
260
图片来自首都博物馆网站
326
图片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网站
253
图片来自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网站
282
图片来自中国美术馆网站
2921
图片来自中国木版年画数据库网站
50
图片来自中国数字科技馆网站
309
图片来自中国丝绸博物馆网站
101
图片来自中国印刷博物馆网站
1
皖南皮影博物馆
112
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
135
无价拍卖行
119
武强年画博物馆
33
亚洲艺术品售卖网站
3
姚其德
3
云南省博物馆
1
早稲田大学図書館
1
张新闻
2
张迎风
187
赵树同教授捐赠
1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孝丰镇大河口村
59
征集
93
正仓院
6
中国国家博物馆
2
中国画售卖网
12
中国记忆
12
中国美术馆
11
中国年画艺术网
3
中国丝绸博物馆
8
中国印刷博物馆
85
中华木板年画数据库
35
中华木版年画数据库
+ 显示全部72个来源
- 收起来源
纹样
(135)
350
卍字
1
卍字曲水
8
卐字
283
暗八仙
194
八宝
29
八吉祥
193
八仙
27
八卦
47
白虎
41
百蝶
8
宝花
1
豹首
36
冰梅
69
博古
102
财神
407
缠枝莲
2
长寿字
29
丹凤
587
蝶
185
动物
14
对凤
1
对龙对凤
3305
凤
211
福寿
16
福字
26
公鸡
124
勾莲
11
古钱
66
观音
28
龟
198
海水
5814
荷花
7
荷叶
10
鹤鹿
165
葫芦
2877
蝴蝶
299
虎
24
花果
483
花卉
87
花篮
9
花龙凤
177
江崖海水
95
金鱼
6
鲸
14
九龙
3433
菊
51
菊花
48
卷草
28
卷云
419
兰
1713
老虎
111
鲤鱼
402
莲花
5
莲蓬
15
流云
4624
龙
23
落花流水
3288
梅
91
梅花
6987
牡丹
156
女人
74
葡萄
59
菩萨
70
青龙
177
雀
78
人物
4372
如意
32
如意头
24
如意云
1
瑞草
41
珊瑚
66
狮子
265
石榴
90
仕女
231
寿桃
8
双蝶
48
双凤
4
双鹤
72
双龙
8
双狮
40
双喜
32
双鱼
28
水仙
67
四合如意
38
唐草
196
桃花
19
藤萝
32
团凤
101
团花
50
团龙
11
团窠人物
1875
碗
187
万字
1
梧桐
75
喜鹊
10
仙草
93
仙鹤
66
仙人
27
雁
7690
婴儿
114
婴孩
2873
鱼
38
鱼藻
1
羽人
51
鸳鸯
110
元宝
21
月季
11744
云
11
云凤
16
云鹤
1
云金龙
2
云雷
92
云龙
1
云龙海水
1
云龙四团
5
云莽
359
云头
1
云纹变体
20
杂宝
86
折枝花
38
钟馗
73
朱雀
97
竹菊
20
夔凤
14
夔龙
4
凫
18
芙蓉
84
蓓
6
雉鸡
27
鹭鸶
3
蜻蜓
6
蝠寿
3
鲶
6
鳜鱼
1102
麒麟
+ 显示全部135个纹样
- 收起纹样
人物
(89)
3
鞭锏门神
483
财神
2
仓神
26
曹操
21
曹国舅
3
戳刀门神
53
大帝
14
大王
54
道人
1
地藏王
1
董府献
5
鄂伦春族
64
夫人
4
姑婆
8
关圣帝君
68
关羽
77
观音
29
韩湘子
31
和合二仙
21
何仙姑
11
后宫娘娘
12
皇后
163
嘉庆
3
姜太公
38
君子
279
康熙
11
老祖
6
雷公
10
雷震子
40
李芳福
3
刘伯温
5
刘玄德
32
龙神
30
吕洞宾
13
麻姑
741
门神
27
蒙古族
12
孟母
18
穆桂英
115
娘娘
23
牛郎
7
女郎
8260
女人
59
菩萨
427
乾隆
135
秦琼
6
秦始皇
20
秦叔宝
150
清道光
264
清康熙
5
清人
11
清顺治
240
清同治
212
清雍正
2
三皇姑
22
圣母
1
侍花女
165
寿星
15
孙悟空
42
太子
117
天仙
9
天子
5
铁扇公主
8
土家族
137
娃娃
10
王母娘娘
76
文门神
36
文武财神
65
仙女
51
仙童
24
星君
32
宣统
73
玄武
17
杨家将
4
药王
43
英雄
1
渔妇
2
玉皇上帝
5
御前侍卫
730
灶君
9
增福财神
21
张果老
21
张天师
17
张仙
67
赵公明
14
赵匡胤
25
正德
2
状元郎
7
佚名
+ 显示全部89个人物
- 收起人物
绘者
(5)
1
季乃仓
1
吕虹霞
1
吕清溪
2
吕学勤
1
宋宏元
+ 显示全部5个绘者
- 收起绘者
工艺类别
(55)
175
彩绘
4
彩绘陶
246
彩绣
4
瓷鱼
872
刺绣
20
点翠
10
雕刻
144
钉金绣
8
堆金
164
珐琅
9
珐琅彩
85
浮雕
1
黑漆描金
13
夹缬
32
剪纸
12
绞绣
416
金绣
7
金银迭绣
1
京绣
130
蜡染
213
龙纹
56
描金
55
木版年画
11
木雕
4
捻花
8
平金银绣
684
平绣
299
漆器
45
掐丝珐琅
308
青花
52
纱绣
3
石雕
2
石刻
592
手绘
2
双针绣
3
塑贴
1097
套印
2
剔彩
32
剔红
58
贴布绣
16
贴花
21
贴绣
423
镶边
3
象牙雕
3824
绣
13
印金
35
釉里红
12
玉雕
148
云锦
265
织金
5
纸扎
90
缂丝
5
戗金彩漆
33
镂雕
52
鎏金
+ 显示全部55个工艺类别
- 收起工艺类别
年画类别
(6)
41
吉祥
755
美人童子
1046
门神年画
1153
民俗生活
402
戏曲故事
7
现实题材
+ 显示全部6个年画类别
- 收起年画类别
组织结构
(1)
8
提花斜纹
+ 显示全部1个组织结构
- 收起组织结构
织物品种
(51)
98
暗花绸
64
暗花缎
13
暗花纱
4
暗花绫
55
帛
803
绸
201
刺绣
1733
缎
1
缎绣
17
黑缎地
7
黄色缎绣
9
黄色缂丝
531
锦
42
绢
142
蓝色缎
14
蓝印花布
1
两色缎
431
棉布
9
青缎地
106
青色缎
13
三色金缂丝
5
石绿缎
85
石青缎
5
实地纱
1
蜀锦
1
双层锦
12
双色缎
100
丝织
209
提花绸
34
提花缎
3
提花纱
1
天华锦
14
印花布
1
印花绢
6
毡
8
漳缎女袄
25
芝麻纱
46
织金缎
29
织金锦
3
织金纱
153
织锦
29
织锦缎
110
织绣
2
织银缎
19
砖红缎
97
妆花缎
2
妆花罗
3
妆花纱
12
绉
111
绫
2
绮
+ 显示全部51个织物品种
- 收起织物品种
色彩
(74)
390
白
52
白釉
115
宝蓝
58
碧
891
彩色
7
草绿
5
茶
1
沉香
49
大红
4
蛋青
5
东晋
1
豆青釉
138
粉
1
粉白
123
粉彩
26
粉红
27
粉紫
68
褐
429
黑
1
黑漆描金
1458
红
20
湖蓝
870
黄
9
黄色缂丝
14
黄釉
139
灰
2
酱
10
金地
28
緑
773
蓝
142
蓝色缎
725
绿
10
玫瑰
5
玫瑰紫
96
玫红
1
米
5
米黄
74
明黄
10
墨绿
20
藕荷
1
品蓝
16
浅粉
20
浅黄
32
浅蓝
11
浅绿
348
青
25
青白
11
青白玉
36
青地
106
青色缎
15
青釉
211
三蓝
5
深灰
9
深紫
147
石青
19
桃红
24
驼
313
五彩
11
香
17
杏黄
2
雪青
35
釉里红
25
月白
5
枣红
14
朱红
19
砖红缎
323
紫
23
紫红
28
绛
3
绯红
7
橘红
11
胭脂
3
胭脂红
6
翡翠
+ 显示全部74个色彩
- 收起色彩
官级
(3)
3
九品
2
六品
30
一品
+ 显示全部3个官级
- 收起官级
时代
(57)
1
2014年
1
磁州窑系特有的品种之一。其工艺过程是在成型的坯胎上敷一层洁白的化妆土,然后用毛笔蘸一种含铁量较低的褐铁矿石料在白色的化妆土上绘画,再罩一层薄而透明的玻璃釉,入窑经高温烧成。纹饰题材多来自民间生活,黑白色彩形成强烈的对比,具有醇厚的乡土气息。
1
广州刺绣的简称,亦称粤绣,与苏绣、湘绣、蜀绣同被誉为清代四大名绣。广绣历史悠久,据载,唐代广绣绣字名手卢眉娘(广东南海人)是目前所知我国历史上绣字最早的民间艺人。她能在一尺绢上绣《法华经》7卷,字的大小如粟粒一般,上面品题章句,点划分明,没有缺漏。 广绣中创造性地使用了孔雀毛捻成的线缕,所绣物象金翠夺目。又以马尾毛缠绒作勒线,勾勒花纹轮廓,针脚匀齐。广绣品有屏风、画轴、便服、戏衣、荷包、扇套等。纹饰多为写生花鸟,常以龙、凤、孔雀、仙鹤、鹿、羊、狮子、麒麟、牡丹、松树等为题材。富有地方风格的“丹凤朝阳”、“孔雀开屏”、“三阳开泰”、“百鸟朝凤”、“狮子滚绣球”等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的图案纹饰,极富装饰趣味。唐代诗人王建《闲说》诗云:“鹤寿千年也未神”。因鹤、鹿长寿,故常以“鹤鹿同春”用于祝寿之辞。 绘画造型术语,以近大远小的规律科学地展示人物和景物的空间关系和远近层次,达到与现实生活的一致,成为写实绘画的基本法则。 苏绣主要针法之一。始于唐代,盛于宋代,至明清时期更为发展,流传很广。根据纹样表现效果,可分平套、集套、散套等。 一,平套针法。根据纹样分皮绣制:
1
中国书画手卷的专业术语。指在本幅前面所留的空白纸方,一般用以题写书画名称或高度概括的品评,多为四字,与画心之间有隔水分开。因开卷时首先见其,故称“引首”,最早在明初出现。 中国传统书画装裱形式之一种,有严格而规范的装裱工艺手法。手卷自右向左横向展示,便于案头观赏。
1
北宋
1
楚文化中最富神秘意味的丧葬用具。何为镇墓兽,其在墓葬中的具体功用如何,说法不一。或认为是古代山神的造像,其作用是镇妖辟邪;或认为是引魂升天的变形龙;或以为是饕餮;或以为是地神土伯的造像。从出土情况看,镇墓兽只在一些具有相当级别、随葬有礼器的楚墓中才有发现。故可以认为,它应当具有镇妖辟邪、保护死者不受伤害的作用,为镇恶之神。墓中陈设此物,意在抚慰地神土伯不要捕食死者,这是楚人灵魂不灭之观念的产物,企图借助镇墓兽的力量来驱赶阴间的凶残魑魅。兽面是古代人们想象中的怪兽的面部,将其刻画在器物上所形成的纹饰称兽面纹。宋代的学者把兽面纹称为饕餮纹。
1
春秋后期
45
当代
1
东晋
1
古代著名民窑之一,以烧白瓷著称,窑址在今福建省德化县。宋元时已烧制青白瓷,明代主烧白瓷。其制品以人物塑像最为突出,如达摩、观音等,此外还有炉、尊、壶、乐器等器型,均名传于世。德化窑的瓷质优异,胎、釉浑然一体,色泽光润明亮,如脂似玉,洁白之中又闪牙黄,被称为“象牙白”、“猪油白”,为当时中国白瓷之代表。清代德化窑继续烧制白瓷,但产品以日用器皿为主,诸如梅花杯、八仙杯、花瓶、文具,釉色白中透青。此外,德化窑还烧制青花和五彩器。德化窑白瓷曾大量远销到日本、印度、伊朗、埃及及欧洲等国家,法国人称之为“中国白”、“鹅绒白”。 我国的陶瓷雕塑历史悠久,“唐三彩”的雕塑技艺达到高峰。唐宋时瓷玩极为流行,宋代江南地区的吉州窑及宋元时期的德化窑瓷塑,造型精美,胎质细腻,施釉均匀。 篆刻的一种方式,即把印文镌成凹状,在纸上钤盖时印文是白色,因而又称为白文。 何朝宗,明嘉靖时艺人,工于泥塑木雕,是德化窑的瓷塑大师。他的瓷塑作品以观音、如来、达摩、罗汉像最负盛名,有着极高的审美和工艺价值。其制品的背部常署“何朝宗”印记等。
1
光绪十七年
1106
汉
163
嘉庆
132
晋
20
近现代
36
辽
10
民国
19
明
1
明洪武
64
明嘉靖
1
明景泰
44
明万历
47
明宣德
18
明永乐
1
明中期
1
南宋
570
齐
427
乾隆
7899
清
1
清*
2315
清代
203
清道光
1840
清光绪
92
清嘉庆
269
清康熙
640
清乾隆
11
清顺治
307
清同治
3
清晚期
5
清咸丰
8
清宣统
186
清雍正
1
清中期
137
商
1
商代后期
520
宋
94
隋
5
隋唐五代
553
唐
1
西汉
6
西晋
32
宣统
1
釉上彩品种之一。与五彩相对而言,故亦称软彩。创烧于康熙晚期,成熟于雍正、乾隆两代。粉彩在彩绘中以渲染表现明暗,使每一种颜色都有不同层次的变化。《饮流斋说瓷》中说“软彩又名粉彩,谓彩色稍淡,有粉匀之也,硬彩华贵而深凝,粉彩艳丽而清逸。”粉彩的施绘工艺是先用含砷的“玻璃白”打底;彩料有用芸香油调合。乾隆时的清宫档案对粉彩则称之为“洋彩”。 瓶式之一种,因口径之小与梅之瘦骨相若而得名。瓶体修长,小口,短颈,丰肩,肩下渐收敛,圈足,有的附盖。梅瓶为盛酒用具。自宋代开始流行。元代梅瓶除圆形外,尚有八方形。明清时梅瓶器型从瘦长秀丽演变为肥矮丰硕,并由日用瓷渐变为陈设瓷。以景德镇窑制品最佳。 瓷器釉彩之一,被用作白地蓝花瓷的专称。因蓝花在釉下,所以青花属釉下彩。其原料为含氧化钴的钴土矿,以蓝青色料在瓷胎上描绘纹饰,然后施透明釉,在高温还原焰中一次烧成。元代景德镇已能烧制成熟的青花瓷器。青花瓷器的盛行改变了青瓷为主的局面,成为明、清两代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
686
元
25
正德
170
中华民国
6
中华人民共和国
+ 显示全部57个时代
- 收起时代
主题
(121)
193
八仙
10
百鸟朝凤
3
百寿图
11
百子图
340
财神
27
彩云金龙
1
打虎收孝
1
打鸟封宫
2
丹凤朝阳
1
盗令出关
71
蝶恋花
2
儿童戏禽
19
二龙戏珠
6
二十八宿
1
风筝计
125
凤穿花
6
福海花卉
83
福禄
13
福如东海
26
福寿
2
福寿如意
7
福寿三多
8
勾莲八宝
5
勾莲蝙蝠
1
桂阁麒麟
3
海水八团
6
海水飞鱼
57
海水江崖
299
海水江涯
4
海水云龙
14
荷花牡丹
14
荷莲
31
和合二仙
112
花鸟
7
黄地五彩
18
吉庆有余
11
几何花卉
5
菊牡丹
3
孔雀牡丹
1
老鼠娶亲
5
鲤鱼跳龙门
2
联珠对狮
13
莲花牡丹
23
莲生贵子
1
灵仙祝寿
11
刘海戏蟾
177
龙凤
26
龙凤呈祥
1
龙凤虎
7
龙凤禽鸟
12
鹿鹤同春
9
梅菊荷竹
34
梅兰竹
81
梅兰竹菊
3
梅兰竹莲
4
梅桃竹
232
梅竹
16
梅竹菊
2
梅竹水浪
2
美人图
2
墨梅竹菊
4
牡丹对鸟
9
牡丹荷花
2
牡丹回纹
1
牡丹梅竹
23
牡丹唐草
1
拿罗四虎
16
牛郎织女
21
琴棋书画
8
禽蝶花卉
2
青狮白象
3
群仙祝寿
27
人物花鸟
2
三顾茅庐
4
三娘教子
2
三狮戏球
20
山水人物
18
十二生肖
2
十二团龙
11
十方万灵
13
石榴荷花
8
事事如意
2
双凤花卉
8
双凤牡丹
1
双凤戏珠
26
四合如意云
112
四季花卉
18
松竹梅
11
松竹梅图
12
天地全神
44
天官赐福
45
天仙送子
2
童子捧寿
1
童子纹佩
1
童子戏蟾
2
团凤灵芝
4
娃娃戏蝶
1
万宝祥瑞
26
万寿无疆
1
王小赶脚
1
武松打虎
17
五彩龙凤
15
五彩鱼藻
18
五毒
48
五福
20
西厢记
26
西游记
38
喜相逢
5
戏曲人物
1
仙人乘凤
89
婴戏图
3
鱼乐
3
鱼鸟花蝶
14
珍禽花卉
3
珍禽瑞兽
4
状元祭塔
5
子鱼卧莲
1
闵损单衣顺母
1
嫦娥奔月
4
戟磬有鱼
135
麒麟送子
+ 显示全部121个主题
- 收起主题
机构
(5)
1286
故宫
60
贵州省博物院
7
民族服饰博物馆
208
皮影数字博物馆
51
最美民艺馆
+ 显示全部5个机构
- 收起机构
形制
(18)
12
八方
16
八角
5
八棱
380
对襟
187
凤鸟
7
覆莲
31
高足
7
荷叶形
6
葫芦式瓶
391
立领
58
莲瓣
33
六角
29
龙首
106
撇口
5
兽耳活环
79
四合
16
鱼形
110
元宝
+ 显示全部18个形制
- 收起形制
地点
(69)
13
澳门
254
北京
13
磁州窑
1
福建仙游
92
广东
1
广东番围
2
广东番禺
68
广东佛山
10
广东广州
1
广东罗浮
1
海南海口
213
河北
47
河北内丘
131
河北武强
124
河南朱仙镇
76
湖南
1
湖南江永
1
湖南涟源
28
湖南滩头
1
魂门
17
江苏南通
56
江苏苏州
2
江苏徐州
23
景德镇窑
85
南京
279
山东高密
7
山东菏泽
11
山东聊城
14
山东平度
17
山东潍坊
636
山东杨家埠
1
山东阳谷
124
山西
15
山西临汾
2
山西新绛
258
陕西凤翔
9
陕西蒲城
4
四川缔竹
1
四川梁平
258
四川绵竹
18
苏州桃花坞
67
台湾
15
台湾台南
418
天津
355
天津杨柳青
1
天津扬柳青
1
映西神木
490
云南
22
云南保山
4
云南楚雄
30
云南大理
4
云南德宏
4
云南洱源
2
云南红河
14
云南华宁
3
云南昆明
4
云南丽江
1
云南潞西
5
云南弥渡
4
云南南润
16
云南腾冲
4
云南巍山
3
云南喜洲
2
云南永胜
1
云南用域
1
云南昭通
9
云南周城
1
浙江杭州
145
朱仙镇
+ 显示全部69个地点
- 收起地点
材质
(32)
52
白釉
35
白玉
23
碧玉
55
帛
1121
布
4
彩绘陶
2
黄花梨
14
黄釉
5
灰鼠皮
50
琉璃
9
玛瑙
11
青白玉
3
青金石
18
青铜
15
青釉
28
青玉
41
珊瑚
983
丝
723
陶
600
陶瓷
417
铜
4
犀角
51
象牙
399
银
241
釉
794
玉
6
毡
18
珍珠
18
紫檀
5
狍皮
6
翡翠
19
貂
+ 显示全部32个材质
- 收起材质
款识
(6)
16
福字
65
金玉满堂
1
景泰
427
乾隆
1
慎德堂
3
宜子孙
+ 显示全部6个款识
- 收起款识
器物名称
(177)
2
玦
1
珮
326
袄
4
绑腿带
1
包袱
1
包袱皮
11
背心
10
鼻烟壶
7
笔架
22
笔筒
12
壁瓶
494
边饰
8
扁壶
4
扁圆盒
31
补子
7
插屏
24
插图
8
拆片
8
长袄
76
长褂
8
长衫
9
朝袍
52
衬衣
7
成料
1
瓷盘
66
瓷器
2
瓷碗
4
瓷鱼
20
大袄
11
大袖短袄
4
带扣
8
单袄
4
单衬衣
20
单氅衣
8
道士法衣
2
蝶纹花簪
32
蝶纹头花
56
肚兜
2
对襟马褂
65
对襟女褂
5
耳杯
6
风帽
27
盖罐
8
盖炉
15
盖碗
2
挂屏
3
棺垫
3
冠架
86
罐
17
裹肚
4
海棠式瓶
108
荷包
221
盒
79
壶
14
葫芦瓶
6
葫芦式瓶
87
花篮
31
花盆
98
花瓶
2
绘本
19
吉服袍
1
夹褂
9
锦缎女袄
37
坎肩
17
口围
1
罍
2
蜡扦
63
阑干裙
4
灵牌
52
领圈
3
六方瓶
1
龙褂
124
龙袍
99
马褂
12
马甲
118
马面裙
188
帽
26
梅瓶
3
门帔
14
棉衬衣
2
棉袍
50
绵袄
2
名片夹
3
抹额
2
南官帽椅
9
女长褂
18
女短袄
3
女夹袍
12
女坎肩
4
女人像
48
女衫
46
女上衣
7
女筒裙
3
琶襟坎肩
482
袍
50
袍料
27
平绣背扇
299
漆器
27
钱袋
1
钳
4
翘头案
282
裙
806
如意
38
伞
321
扇
11
扇套
272
上衣
38
裳
5
手帕
4
双耳壁瓶
1
双鱼纹镜
2
水盂
4
四鱼纹盘
1
毯
7
帖
8
铜镜
61
筒
20
头饰
2
图轴
22
团扇
9
椭圆荷包
5
瓦当
17
挽袖女袄
52
挽袖女褂
39
围腰
9
委角盒
1
铣
10
匣
5
香袋
19
香炉
5
小坎肩
3
鞋垫
6
心型荷包
939
袖
30
袖片
7
袖头
14
学童包
6
砚
4
腰包
6
腰带荷包
29
椅
2
银锭
14
银器
12
银衣
8
银簪
1
觿
8
盂
12
玉雕
16
玉壶春瓶
10
玉佩
1
玉觿
2
圆补
56
圆盒
7
圆瓶
84
云肩
8
漳缎女袄
2
遮裙带
9
折扇
5
枕头
1001
纸马
5
纸扎
1
桌套
9
桌围
172
尊
3
坐褥
1
座屏
38
俑
7
衮
2
衮服
5
狩猎手套
8
鉢
11
璜
68
氅
68
氅衣
19
氅衣料
41
蟒袍
18
袈裟
+ 显示全部177个器物名称
- 收起器物名称
找到
1
条结果
吐鲁番出土蜀锦的研究_武敏_大窠马大球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