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式一:上传图片
将图片拖动到此处
支持的图片格式: jpg, jpeg, png, gif,最大不超过4M
拖至此处上传
选择图片
拖至此处上传
方式二:粘贴地址
全部
图片
推荐词汇
知识图谱
机型结构
云锦大花楼提花机
织机
主要工具
织机
云锦大花楼提花机
机型结构
概述
云锦大花楼提花机主要有两种机型:坑机型和旱机型。坑机型为民间妆花缎机的普通机型。特征是,机身前端直接放在地面上,而在其下部挖一前深40厘米、后深50厘米的机坑,用以藏脚竹和柱脚。过去人称织锦艺人为“半身入土”,即是指这种在坑机上的操作状态。坑机对房屋要求不高,过去的一般民宅都可安放,由于机身低,机上做杂活也比较方便(图16-22)。旱机型多在地域潮湿或有官营、大房的条件下,在妆花纱、罗、金彩绒等品种上使用。旱机特征是,机身前端安有二脚,不用机坑,机身高而两边用长板搭“跳”以便做“杂”活,优点是织品易平整干净(图16-23)。①排雁②判官③枪脚④迪花⑤羊角⑥搭角方⑦机身⑧机腿⑨狗脑⑩局头(11)花门柱(12)头道楼柱(13)二道楼柱(14)花门梁(15)头道火轮圈(16)二道火轮圈(17)三道火轮圈(18)燕翅(19)八字撑(20)冲天柱(21)冲天盖(22)花机(23)别纤竹(24)别纤枕头(25)千斤筒(26)挂花筒(27)挂花竹(28)立人(29)撞杆(30)横档(31)立人销(32)马头(33)撞机石(34)鬼脸(35)立人盘(36)筘框(37)牛眼睛(38)干出力(39)高压板(40)三架梁(41)鸭子嘴(42)吊幛弓棚(43)幛子范子(45)鹦哥架(46)城墙垛(47)鹦哥(48)老鼠栓(49)横沿竹(50)顶机石(51)织花坐板枕头大花楼提花机部件的名目,数量繁多,形象生动。清代卫杰在《蚕桑萃编》、陈作霖在《凤麓小志》中记载了不少大花楼提花机部件名称,其中大部分仍在使用,是很珍贵的史料,现列表将其归纳对照并简释功能,见表16-3。大花楼提花机的机架结构特点,主要反映在花楼柱为织机的纬向横置,纤线沿经面横排成单一起花的通幅式装造。提花者与织造者一上一下,面对面相对而坐进行操作,称之为“对织对拽”。纤线位置设在楼柱处,故吊纤的冲天柱、盖以及拽者的坐位,都要放置在底楼柱的后面。这样,需将楼柱的两边框梁延长,犹如两个展开的翅膀,名曰“燕翅”,上搭坐板,供拽花工坐上操作。为提高承重强度,“燕翅”内档下设一斜撑“八字撑”,与楼柱相连,支撑人体和拽花的重力。冲天柱下部插入“燕翅”内档和八字撑槽内固定,冲天盖上吊“千斤筒”挂纤,后拴“架花竹”挂花本,冲天柱上部朝前有木枕一对,上拴“别纤竹”,织造时绷紧纤线便于操作。冲天柱下部有一槽孔,穿入“花锛”,花锛是固定“花机”的部件,上有数孔以调节花机的前后移动。花机的高低位置,由“花机绳”调节,其结构如“吊框绳”,用绳较细。花机绳下部拴一铁件“花机扣”,套在花锛与花机轴钉中间,花机即可转动。
-《《丝绸织染》》
南京市
中国
南京市非遗名录信息
编号
名称
类别
公布时间
展开
编号
名称
类别
公布时间
展开
云锦
雕刻
绣
剪纸
彩绘
套印
手绘
龙纹
织金
彩绣
木版年画
堆金
青花
缂丝
鎏金
戗金彩漆
漆器
剔红
剔彩
珐琅
描金
掐丝珐琅
平绣
金绣
钉金绣
镶边
刺绣
蜡染
纱绣
贴布绣
贴绣
平金银绣
金银迭绣
浮雕
贴花
印金
釉里红
珐琅彩
镂雕
绞绣
点翠
玉雕
石刻
石雕
黑漆描金
木雕
京绣
捻花
塑贴
夹缬
双针绣
象牙雕
彩绘陶
纸扎
瓷鱼
工艺列表
龙
云
梅
蝶
荷花
莲花
蝴蝶
牡丹
如意
缠枝莲
婴儿
鱼
碗
凤
菊
兰
海水
八宝
老虎
八仙
麒麟
万字
石榴
花卉
福寿
葫芦
桃花
雀
寿桃
云头
卍字
动物
虎
纹样列表
色彩列表
工艺列表
纹样列表
地图
色彩
识图
*本网站内容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基因数据库
非遗术语
2,978
非遗纹样
131
点击查看包含数据量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因数据库
TRADITIONOW
条件筛选
时间筛选
配色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