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两大集团的区别,直接影响了以后不断外迁的支系,而南部的盘石、涡水、九寨则是两地居民杂居地,仍保持他们的区別。老一辈留下这样一个传说:排瑶的
祖先从辰州迁到道州,以后辗转迁到了连南。在辰州出生的唐郎白公,生有八个儿子。因生活所迫,八个儿子举迁到道州,途中有五兄弟被冲散,剩三兄弟抵道州,继而迁往连县。分手后一个居湖南境内,一个居
广东阳山,一个在连南黄坑(注:可能指横坑)。居黄坑者曰唐郎发振一郎,生两儿。老大生有三子,分住南岗、油岭、横坑;老二生有
五子,分别居大掌、火烧坪、里八洞、马箭、军寮。子子孙孙相沿,形成了八大排,从两种
上衣衣式和上述特征的区别来看,历史传说仍保留了一定的真实性。我们可以想象,排瑶原是整个瑶民族的一个支系,南迁后逐渐形成两大部落集团。人口的增加派生出更多的小冲,形成大排小冲分散聚居的状况,为了相互有别,导致服饰出现了许多差异。